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谷音"编后话

见两百余本《谷音》堆集在眼前,心中的兴奋并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忙过了好一段漫长的日子,费尽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负出了不少心血,总算有了这点成绩。这一小收获,深信班底谷的每一份子都会珍惜的,尤其是编委会的成员,连夜赶工至凌晨二、三点的滋味,将随着《谷音》的出版而化为美丽的回忆。
《谷音》是吉隆坡班底谷师训学院华文学会的年刊。依照传统,它必须在毕业班同学未离开学院之前出版。
本期《谷音》收集了六篇本年度征文比赛的优胜作品和十七篇同学佳作。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此外,也附录了永乐多斯的专题讲座“教师与文学修养”,毕业班每位同学的感言以及一则别开生面的“班底谷走访”,针对学院生活访问每一学年同学,反映学院生活点滴及同学们的心声。封面则由本院华文学会绘画班导师潘金海先生设计的一副富有诗意的山水画:一位书生坐在幽静的山谷中闲情逸致的拨弄着琴弦,美妙的琴声在这可爱的深谷中飘扬,好一个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啊!再加上本学会书法老师潘仕屏先生题字,真是锦上添花。在此,我借机向“两潘”致以万二分的谢意,使我们的《谷音》增添不少光彩。
起初,编委会基于要使《谷音》成为一本更完美、更耐久、更有纪念性的年刊,而决定改善其包装,从以往的油印蜕变成铅印。可是与出版商接洽后,虽然那笔昂贵的印刷费本院华文学会还能勉强应付,然而出版商老板有意无意耍的那些商业花招,却是我们所招架不来的。最后,我们决定对这些功夫到家的商业头脑敬而远之,回到学院印刷室来亲自动手油印那多达七十张的腊纸。
当我从振顺同学手中接过一本本刚装钉的《谷音》,高兴地发出会心的微笑,欢迎《谷音》如期诞生!如果不是他有这方面的经验,恐怕《谷音》不会有这样的成绩。虽然振顺同学并不是编委会的一份子,也不是华文学会执委,但他告奋勇,帮我们印刷、装钉。这种工作精神是我们效法的好榜样!
当我代表编委会捧着一本刚出炉的《谷音》赠给陈讲师时,他翻翻看看,然后笑着说:“这期的《谷音》比起往年的已有显着的进步了!”
此话虽短,其力量却如兴奋剂般刺激着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顿时,出版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挫折、难题、日晒雨淋中无数的奔波随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笑容,一副满足感的神气!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出版一本在内容和设计上较有水准的《谷音》已经达到了!
在繁重的功课压力下,加上繁忙的学会活动、球类运动及制服团体的活动下,要出版一本有一定水准的文集,诚然并非易事。无可否认的,本期的《谷音》在内容方面仍不够充实,设计也不够美观,但我们深切期望读者能不吝指数,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以期下期的《谷音》能有更显着的改进。
从主编此期《谷音》的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主席经常呼吁同学们支持学会活动的涵义和用意。《谷音》的成败并不全在于编委会的合作与努力,最重要的还要看同学们的支持和爱护。试想想如果缺乏同学的投稿,如何出版文集?倘若出版了,却没人购买,那还不是一样失败?经常听到本地作家感叹马华文艺缺乏读者,不知《谷音》在本学院也是否会面对一样的困境?我们不敢尝试,恐怕《谷音》在那种情况下会遭遇同样的命运,结果硬性规定每名华文组学员必须至少购买一册,价钱公道,每本三元。果然上策!
在征稿方面,我觉得同学们的创作态度尚须培育提升。我们都是未来的华文教师,照理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可是有些同学却以“对写作没兴趣”而不投稿。须知马华文艺的前途有待教师去发扬光大,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儿童的写作兴趣和文学修养是最有效的途径、试想想倘若教师本身对写作已提不起兴趣,又如何有效地发掘写作人才,培育马华文学的接班人?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本着一颗爱心,加入《班底谷园丁》的阵容来’让我们默默耕耘,使《谷音》能代表我们,诉出这美丽山谷中的晴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